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击,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万州,农业却交出亮丽结果单:一季度农业增加值上涨3.5%,其中特色玫瑰香橙工业实现产值6亿元,同比增加15.3%。人多地少,山高坡陡,这里的山沟沟怎么飞出了“金凤凰”?近年来,万州依靠好山、好水、好生态,念好“山字经”,做足“水文章”,打出“生态牌”,推动山地高效农业升级。
现在全区经果林面积近80万亩,年底生猪将达123万头养殖能力,曾经的“满坡荒”酿成“漫山绿”,“风物变工业、工业成风物”的绿色生长动能强劲。念好“山字经”,适宜什么种什么长江边,万州区新乡镇,一垄垄茶树铺满山头,绵延成片,层层叠翠。
清明节后,采茶好时节,勤快的向普英起了个大早,背着茶篓上山采茶。“防疫不松劲,生产不延误,茶厂机械转起来,咱收入就有保障。
”眼看背篓里的嫩芽快满出了筐,她笑着说:“采得多赚得多,这还不到10斤噻!”向普英的家在治华村,海拔800米的山脊上,3500亩的茶林纵横交织,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。“同样种地,现在大纷歧样。”向普英感伤,已往这块地种玉米、种土豆,一年挣不了几个钱。前些年茶厂带着调结构,山上的茶树连成片,统一治理,统一收购,“现在忙上一年,挣两万块钱不成问题,干活满身是劲。
”在甘宁镇楠桥村的鑫家园玫瑰香橙园里,农民李家芳正在忙活,一颗颗橙子清洗、套袋、装箱,等候着远行。“政府帮助线下线上找销路,这些天订单越来越多,这个月又进账3000多块!” 李家芳说。
防控疫情不减收,万州农业的底气来自工业转型。“已往守着‘块块田’种玉米,产量不高,效益不佳。”万州区农业农村委主任童文说,“山区农业出路只有一条,找准优势调结构,生长高效农业。
”优势在哪?万州有山,更有奇特的山地情况和立体气候,生长山地高效型农业得天独厚。驻足优势调结构,万州计划工业新结构——海拔500米以下生长柑橘,海拔800米以上种植茶叶,海拔500米至1000米生长以晚熟李、早熟梨为重点的小水果。
尝到转型的甜头,农民们的热情徐徐被点燃。现在,万州已生长柑橘基地38万亩,晚熟李、早熟梨为主的小水果基地22万亩,生态茶叶基地5.2万亩,曾经撂荒的一座座山头长出了翠绿的果林。
打出“绿色牌”,种养循环两头甜沿江而下,高梁镇天鹅村坐落在长江北岸。走进天鹅村的奇昌养猪场,圈舍洁净整洁,不闻臭味,不见污水,一根管道通向圈舍外,流出细细水流。养猪场卖力人向进伸脱手洗了洗,“我们接纳水粪分散的技术,水洁净得很。
”万州地处长江上游,肩负着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宁静重任。“这里怎么能有养猪场?有没有污染隐患?”面临记者质疑,向进解释:“咱这养猪场可纷歧般,用上新技术,粪污零排放,还能酿成有机肥。
”原来,奇昌养猪场接纳的是“低架网床+益生菌+异位发酵”的养殖技术,几百头生猪睡在“网床”上,排到楼下的粪便不用水冲,而是通过自动刮粪器统一收纳到圈舍外,与秸秆、益生菌等深度混淆发酵,制成有机肥。“现在不仅零排放,还能变废为宝赚钱哩。”向进算账:猪圈不用冲洗,天天节约用水40多立方米,每月节约电费1万元,淘汰人工人为2万余元。
“不只是节约了成本,猪的疾病少了、饲料转化率提高了,猪肉品质也更好了。”2019年,奇昌养猪场生猪收入2500万元,有机肥销往四周的茶园、柑橘林,也卖了50万元。
“今年准备再扩建4个养猪场,年出栏争取到达10万头。”向进信心十足地说。在甘宁镇种植大户陈辉煌的果园里,一辆满载着30吨玫瑰香橙的冷链物流车出发了。
“果树自从吃上了‘有机肥+配方肥’的营养套餐,不仅淘汰了20%以上的化肥用量,产量也逐年提升,去年首次出口就卖出了60多万斤。”陈辉煌自豪地说:“果子甜,自然能卖得更好、卖得更远!”“工业和生态,要两手抓,走绿色生长的路子。”童文表现,生态养猪不仅解决了养殖户对污染的担忧,让村民增收致富,也让万州山地高效农业尝到了种养循环的甜头,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停止去年底,万州百万头生猪项目开工建设生猪养殖场87户896个单元,现在已建成200个单元,新增产能25万头。以后,将有更多优质有机肥让绿色种植的经果林“吃”上营养餐。流通“市场端”,好生态也能富口袋在新乡镇治华村,阳光悄悄洒向柑橘果园里,工人们在果园里利索地采摘、打包、运输,忙碌而有序。“50万斤风雅柑快要卖完了,剩下几万吨,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。
”“园主”熊德仁可没少发愁。“多亏了网上生意业务会,解了我们的浩劫题。
”眼见着柑橘即将卖完,熊德仁脸上的焦虑一扫而空。向普英在山上忙着采茶,坡下的茶叶加工厂车间里,20多名工人也忙得抬不起头。“市场俏,订单多,今年又扩建了500亩,现在有7个新茶品种呢。”老板何开龙的话匣子打开了:一斤干茶能卖1500元,总体算下来,动员400余名乡亲年增收700余万元。
“生长山地高效农业,不仅要做大工业规模,更要实现高附加值,让农民多受益。”童文说,“为相识决销售问题,区里千方百计找出路。
”万州新乡茶园。(资料图) 图:万州区农业农村委促销售——今年,以万州为代表的三峡库区11个区县抱团,一起举行了三峡柑橘国际网上生意业务会。
通过线上生意业务,累计为库区卖出去27万吨柑橘。其中万州区成交2万吨,生意业务金额过亿元。创品牌——打造万州玫瑰香橙、万州青脆李、“三峡天丛”茶叶等区域公共品牌,现在全区共培育农产物区域公用品牌4个、全国名特优新目录农产物5个、重庆市名牌农产物24个,“三品一标”产物达105个。引龙头——现在,多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被引进万州。
到今年底,生态养猪工业就将建成800个养殖单元,新增产能100万头。强链条——万州接纳“公司+家庭农场”模式,将村团体经济嵌入其中。财政津贴资金投入村团体、村民自愿到场互助生长。童文先容说,现在已有87个项目签约并开工。
为了勉励农户到场生态养猪,龙头企业还与养殖家庭农场主签订了代养协议,技术指导、物料供应、统一接纳销售。“预计村团体每年收入不少于5万元、每户增收不少于4000元。
”万州的山地高效农业正朝着“工业兴、生态美、黎民富”的目的阔步前进……《人民日报》(2020年05月15日18版)。
本文来源:开云app登录入口-www.dawanhan.com